赵本山乡村爱情后再无农村题材电视剧!农村这么不招待见吗
导读: 不管你喜不喜欢赵本山,你得承认,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本山大叔就是东北农民、北方农民的形象代言人。赵本山通过白云黑土系列小品,以及《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成功塑造了北方农民群像…
不管你喜不喜欢赵本山,你得承认,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里,本山大叔就是东北农民、北方农民的形象代言人。赵本山通过白云黑土系列小品,以及《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成功塑造了北方农民群像。农民的朴实、憨直、小狡黠,通过他的艺术创造,在荧屏上变得立体、丰富起来。
得感谢赵本山,不是他,大部分城里人对农民形象的想象,还停留在「阿Q」身上,准确一点说,是严顺开老师塑造的阿Q身上。
《乡村爱情》一部接一部,目前已拍到第十部,赵本山虽然露脸次数越来越少,但作为投资人、制片人,该系列仍带有其浓浓的「本山式」乡村美学、语言风格。该系列的长盛不衰,一方面证明了本山大叔在观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叫座指数,一方面也折射出当下的文艺创作圈里,农村题材影视剧匮乏,有品质、有影响力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
近几年,荧屏的要么是小鲜肉、流量明星主演的玄幻剧、宫斗剧、穿越剧,如《花千骨》、《琅琊榜》;要么是极不严肃的抗日神剧;要不就是光鲜亮丽的都市言情剧,如《欢乐颂》。观众享受着入地、意Y、腹黑、争宠带来的视觉快感,或者心理按摩,而沉重、厚重、凝重的现实题材作品,大多叫好不叫座。
前几年曾有过争论:收视率,是不是之源?一味收视大棒的指挥,则文艺生态将变得畸形繁荣,欠缺生态应有的参差多态。
如今的创作者,欠缺「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对创作题材一知半解就敢下笔,也没想过靠体验生活来获取间接经验。他们坐在咖啡馆里,搜搜资料,借鉴下同类作品,再敲敲键盘。于是,他们创作出的作品,常常让观众错愕、讪笑,甚至痛骂。
如今创作圈,对当下农村真实生活了解的有几人?对农民复杂性格进行精准刻画的有多少?你没有农村背景,并且在农村呆过一年半载,很难接上地气,你的想象只能靠有限的几个标签、脸谱去。
有自知的创作者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导致灵感枯燥,从而不敢轻易对农村题材下手。而无畏的创作者,弄出一部啼笑皆非的「大作」,也会知难而退,不再触碰。
资本逐利,投资者趋利避害本无可厚非。影视项目的风险非常高,成则赚得盆满钵满,败则倾家荡产。他们要考虑到商业回报、控制风险,必须谨慎决策。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受制于观众不买账、创作不接地气等多重因素,要叫好又叫座,太难。
赵本山的本山传媒,为什么敢投入?因为他们握有赵本山这张王牌,还有靠小品在全国打开市场的一众演员,并且,他们靠多年苦心经营,已独占农村题材影视鳌头,所谓「本山出品,必属精品」是也。最重要的,演员系本山传媒旗下艺人,片酬成本很低,从而有效控制了制作成本。
结语:大部分都市观众对农村的喜爱,属于叶公好龙。因为都市生活的不尽如人意,他们会把农村想象成「诗意的栖居地」、「世外桃源」,但真的让他们长期定居农村,很难。他们不过是享受着城市诸多便利同时,希望城市也能像农村一样诗意、田园般小清新。所以,即便面对触及农村生活深处的影视剧,他们也并无兴趣。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