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我感受扬州的慢生活——晚上水包皮
导读: 澡客一进扬州的澡堂子,见到的是花格窗、牌匾等古色古香的房屋样式和几十张排列整齐的躺椅,躺椅上夏天铺席子,冬天铺褥子。服务员过去称跑堂的。跑堂的招呼澡客,安排座位,你脱下衣服,把贵重东西放在衣兜里,跑堂…
澡客一进扬州的澡堂子,见到的是花格窗、牌匾等古色古香的房屋样式和几十张排列整齐的躺椅,躺椅上夏天铺席子,冬天铺褥子。服务员过去称跑堂的。跑堂的招呼澡客,安排座位,你脱下衣服,把贵重东西放在衣兜里,跑堂的手拿叉棍,把衣服叉到高处,宛如在表演技艺,各人各位,不会叉错。
如果你认为“水包皮”的文化仅仅是洗澡,那你就错啦。这其中还包括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小吃、聊天、理发、刮胡子、闭目养神。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到身体,都有忙的内容。
浴池一般分为头池、大池、娃娃池。头池盖着粗木条制成的栏架,浴客往上一躺,池里的热气涌涌而上,有点桑拿的意思。大池里的水热而不烫,可以将整个身子泡在水里,这时,“水包皮”算是“点题”了。娃娃池面积不大,是温水,小孩泡在里面击水嬉戏,活象一群“水猴子”。
往事越千年,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早已没有了老扬州的那份闲适。如果说老扬州的“水包皮”多少有些没落时代畸形消费的反映,那么今天的沐浴休闲则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它成了节奏紧张的现代人片刻的港湾、调节身心的泊位。奔忙于职场的劳累与在清波碧水中荡涤而尽,商务合作伙伴在“坦诚相见”中更显得气氛融融。
例如渡江上的扬州浴室、国庆上的永宁泉浴室、教场的中央浴室、古旗亭的三星浴室、仁丰里的双桂泉浴室等等。
位于三义阁68号,创立于清同治年间。浴室门外写有浴联:身离曲水爽,步上瑶池气象新,横额“临流”。其浴池东门上方“涤垢”系清代书法家吴让之题书。
位于仁丰里 4 号, 建于初年,创始人王聚昌。凉池内有一副镌刻在石制门框上的对联“涤旧垢以澡身,濯清泉而浴德”,横批是“太液香波”。由于当时没有自来水,浴室在店堂中打了个较大的土制深井,每天下半夜,由帮工打上 160 担左右的井水倒入大铁锅内。
苏唱街23号,创立于19年(1930),创始人袁炳元。其设施建材都是用轮船沿长江从上海、宁波采购的美国、的装饰材料和设备,在当时门面设计颇有“洋”味。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