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儿子言语过激怎么办?专家观点:亲子之间平时多点互动和心灵的沟通
导读: 惊慌的妈妈:说起来真的让人。事情是这样的,我8岁的儿子这两天刚开学,却不小心感冒了。刚从医院打完吊针回来,也许走了十几分钟程有点热,一到家他就要吹风扇、吃雪糕降温。奶奶他,他竟然说,不给就要“”,吓得他…
惊慌的妈妈:说起来真的让人。事情是这样的,我8岁的儿子这两天刚开学,却不小心感冒了。刚从医院打完吊针回来,也许走了十几分钟程有点热,一到家他就要吹风扇、吃雪糕降温。奶奶他,他竟然说,不给就要“”,吓得他奶奶赶紧打电话向我求救,我一时慌了神,也不知怎样应对儿子?
珠海市帮达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心理专家曹泽能:一想到自己艰辛孕育的生命可能出现意外,每一位母亲都会揪心、难以承受。我理解这位妈妈此刻的心情。
眼中的“”,是一种生命解体行为,注重的是死亡的结果。有两种类型,一是情绪型,也就是冲动,是由突然爆发的情绪引起的,比如委屈、、、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二是型,经过自身长期的评估和体验,并做了充分准备,有计划实施行为。此类的人通常会在前期呈现这些征兆:表示自己一事无成、没有希望或感到;感到极度、羞耻或内疚;曾经写出或说出想;谈及“死亡”“离开”及在不寻常情况下说“再见”;将至爱的物品送走;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性格或仪容剧变;做出一些失去或怪异的行为;情绪反复不定,由沮丧或低落变得异常开心。
但是,儿童眼里的“”不能等同于大人眼里的“”。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8岁孩子的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几乎不能领会死亡的真正内涵。他可能从电视剧或大人的谈话中,感受到这个事态严重、连生命都可以放弃的过程,用大人认为非常严肃、严重的方式与大人对话,让大人重视他的感受。他的目的不是真正去“死”,而是告诉家长,再不搭理他,他就会连“死”的心都有。这是一种极端情绪的表达,就像一个男人对心爱的女人说,我爱你一万年,我爱你到海枯石烂,这也是为了让女方深刻认同他爱到极端的情绪,而非客观事实的表达。
所以,这位妈妈不用发愁,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可以拿一个鸡蛋从高楼丢下,和他一起查看现场,让他死亡过程。也可以正儿八经对他说:“你以前跟我说过你很多的理想,我想你就这样死了,你肯定不甘心。你会这样想可能你只是遇到很大的困难,不知如何解决而已。如果我们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面对,说不定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亲爱的宝贝,到底是哪件事惹你这么伤心了?”然后,可以拉他的小手,或揽他入怀,摸摸他的小脑袋,与他发生肢体接触,温暖他的心,软化他僵硬的情绪,事态应该会有转机。因为他渴望被重视与沟通的需求,已得到满足。
当然,亲子之间平时多点互动和心灵的沟通效果会更好。好的物质生活不能代替心灵的成长,孩子一旦错过童年期间的心灵成长,将会影响他以后的健康成长。
季建业 情妇 周冰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