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百姓感受07年物价:包子涨价水煮鱼“瘦身”
导读: 2007年,国人与物价“赛跑”的一年。从猪肉开始,食用油、鸡蛋、方便面、牛奶等纷纷提价,价格上涨的趋势不断蔓延。伴随着涨价风潮,“CPI”(消费价格指数),这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一次次地向我们凑近。这个过去中国普…
2007年,国人与物价“赛跑”的一年。从猪肉开始,食用油、鸡蛋、方便面、牛奶等纷纷提价,价格上涨的趋势不断蔓延。伴随着涨价风潮,“CPI”(消费价格指数),这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一次次地向我们凑近。这个过去中国普通百姓并不熟悉的英文缩写,迅速蹿升为及百姓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刚刚过去的11月份,CPI同比上涨6.9%,创下1996年来的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CPI连续4个月涨幅超过6.0%,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明显趋强。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物价上涨并非明显的通货膨胀,而应理解为物价的“结构性上涨”。
12月初,国家高层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08年的经济发展“定调”。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会议将已实施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并适时提出“双防”的要求,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央行日前决定自即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4.5%,正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后,CPI涨幅连创新高的大背景下,拉开了实现“从紧”货币政策的序幕。
即将过去的2007年,猪肉、米、面价格“嗖嗖”往上涨,和许多靠粮食“吃饭”的早点店一样,朱志光的包子铺正陷入经营的窘境。
前段时间,为人“实诚”的朱志光一度不肯涨价,造成夫妇俩前四次夜谈都无果而终。可就在前一天,朱志光终于被说动了。几易草稿,由朱志光执笔的一份涨价告示,隔天就要被贴在“朱师傅包子铺”的门面上。
“朱师傅包子铺”开张不到两年,当初把这条在店门口,朱志光没有考虑太多。他就是觉得,自己卖的包子有这个“实力”,能让每一次新来的顾客都变成回头客。
凭着北方人的一股子“实诚”劲儿,朱志光的包子一下子火了。包子1元4个,猪肉馅的、梅菜肉馅的、荠菜馅的、豆沙馅的,任挑。便宜、实惠、口味佳,铸就了朱志光的金字招牌。
每天一大早,排队买包子的人络绎不绝。和出自手下的包子一样,朱志光的为人秤头足,不加水分,货真价实。很多人认定,朱志光是个“实诚”人。
就连隔壁卖汤包的老张、卖生煎的老田,谈到朱志光,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朱志光的人品,继而夸赞朱志光的“包品”。
去年这个时候,米、面都涨价了。迫于经营压力,沿街的小吃店都调高了价格——老张的汤包、老田的生煎都涨了,而朱志光的包子,一分没涨。
朱志光的,甚至是有点执拗,令人称道。那段日子里,“朱师傅包子”赢得了更多顾客的心。隔壁的两位“邻居”门可罗雀,经营每况愈下。
虽说包子不值几个钱,只卖1元4个,但薄利多销,前些日子一天做下来除去开销,朱志光能赚150元左右。可最近三个月,朱志光开始觉得有些“吃力”。每天来买包子的人依然排长队,朱志光依然忙得不可开交。仿佛一切都在维持原样,可是到手的钱,变少了。这还是朱太太提醒的。
“等等,猪肉10元一斤?”朱志光定睛看了看,没错,交易记录上显示着“猪肉,10元/斤”的字样。
老张是上农批专门批发猪肉的,朱志光算是他的老主顾了。每天凌晨2点半钟,朱志光都会开着他的摩托车,开上1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去找老“鲜白条”。每次,朱志光在往摩托车上捆扎猪肉的同时,都会事先把小本子扔给老张,让老张自己把账给记上。捆好了,账也写好了,付完钱便可以走人。
市面上,朱师傅的包子卖得更火了。价钱依旧是1元4个,分量没减,质量没变。顾客都对“朱师傅包子”的诚信赞不绝口:“还是朱志光的包子实在,皮薄馅多。”
“别说了,卖汤包的那家也是,汤吸到最后连肉都可以跟着进管子,最要命的是卖得贵,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涨么是第一个涨的,东西么是最不真材实料的。”
“据国家发展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12月3日36个大中城市集市猪肉(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每500克为13.33元,比上周五上涨0.17元。”
如果文字工作者也能算是白领,那么,以下便是一名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不止的小白领,在2007岁末书写的一份物价宣言,全文如下:我叫李宁源。搞文字工作。说得通俗点,就是当记者的。
据说文字工作者一周必须吃一次鱼才能写出东西来,2007年,我家旁边有个小店,水煮鱼味鲜肉嫩,40元一盆,吃完嘴里能香上一周,于是我每周必到。
3个月前,我首先发现菜单上40后面的0上贴了一个胶纸,胶纸上写了个2,接着就更不对劲,以前一盆鱼能吃个肚圆,现在吃完鱼再捞干净豆芽菜,也就是个半饱——基本上少了一半。
一直在着CPI上涨6.9%是毛毛雨的我终于坐不住了,以简单朴素为主旨的我居然也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一盆水煮鱼不够吃,再买上一盆又明显超支,就只能靠“瘦身版”的水煮鱼凑合着。
按说CPI适度上涨并非是件坏事,大家都有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供不应求了,于是涨点价这多好?
但就我来看目前情况并不如此,比如我相信99%的中国人都崇尚俭朴都在存钱,因为未来可能会生病,孩子要上学,房子今后能涨到什么地步谁都不知道,总之将来大把花钱的地方多着呢,很少有人赚多少花多少。
在这种对未来忧虑感的督促下,想拉动内需就没那么简单,结果市场上的消费品不是那么好卖,能想买啥就买啥的人还是占少数,可现实是价格还在涨。
在职业的促使下,我决定把这水煮鱼里的秘密调查清楚,找来饭店老板,他差点当场哭出来,“都怪鱼贩子,活鱼一天一个价,几个月下来都快翻番了。”
借出差采访的机会,在沈找到一位出海打鱼的渔民,询问之下,他也有自己的道理,“船出海得要柴油吧?船得维修吧?得花钱雇人来打鱼吧?家里盖房子得要水泥吧?这些价钱都在涨,我不涨我喝西北风啊?”
实际上要抱怨的人还不止这些,运鱼的司机吵着汽油太贵,过费太高;加工鱼厂的老板吵着地价上涨,地租太贵,工人工资太高……
结果调查来调查去,最后都归罪在资源价格上涨,汽油柴油、矿产资源、土地,它们价格的上涨最后都加在了我的水煮鱼上。
可是再细想一下,那些资源生产的企业,从老板到工人也不是神仙,他们也要买房子,生病也要去医院,也得吃水煮鱼,也在承受着涨价的苦,一来二去,在这场博弈中好像谁都没占到便宜。
最近听到的好消息是,国家要开始建立石油储备,84种粮食出口退税取消了,央行6次加息了,明年要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了……
每天,家住浦东金桥证大家园的凌培霖都会拿着这个固定的命题,一遍又一遍地“”着自己。她必须要在步入菜场前计划好,至少是做到心里有数,否则不仅手里的钱会“缩水”,就连菜贩子也会“掺”上一脚,狠狠“宰”你两刀。
从年初的“暗涨”,到年中、年尾的“快涨”凌培霖的菜市场生活仿佛一天一个样儿。今天豆芽菜涨了5毛,明天小青菜涨了1块。前段时间能买一斤“爱森肉”的钱,过段时间连一斤普通肉都买不到。
圣诞夜,凌培霖想为家里添点菜。三菜一汤——凌培霖心里给自己暗暗定下了目标。拿上钱包,拎上买菜专用的篮子,凌培霖奔赴“前线”——菜市场。
要在平时,凌培霖不会那么用心。老伴已经临近退休的年龄,单位里只需干半天的活。每天中午,老伴都会从食堂里带回些肉、菜,塑料袋装着,晚上回家热一热就能吃。
“反正单位每个月都会往饭卡里加钱,不花也是多余着。”在许多人看来,食堂的菜是“不吃白不吃”,食堂的钱是“不花白不花”,已经退休在家3年有余的凌培霖更是如此。
“这个冬笋怎么卖啊?”还未走到菜市场门口,边小贩满载的货车把凌培霖吸引了过去。过去,凌培霖买菜都是先从荤菜开始买起,可到后来,凌培霖反而先从素菜开始买起了。凌培霖解释,从前便宜的时候,荤菜买多少都可以。但现在不一样了,肉菜太贵,几十块钱根本“
“9块钱一斤!”菜贩子想都不想,一口价。回想起这个月初的时候,外地来的冬笋才卖6、7块钱一斤,12月还没过完呢,价格就涨了至少2块。“竟然连场外的流动摊贩都那么牛气……”凌培霖被吓得顿时没了方向,赶紧往市场里去。
“五花肉多少钱一斤?”凌培霖询问道。“14块!”卖肉的人回答。“前段时间不是还12块钱的嘛,今天怎么又涨了?”凌培霖有点后悔昨天手太“紧”,没舍得买。“大姐啊,现在哪里的肉价不是在哗哗哗地往上涨啊,算了,便宜点,给你13块5一斤吧。”
拎着刚刚才过秤的五花肉,一斤多一点,凌培霖怎么都觉得分量“缩水”得厉害,心里不住地纳闷,这十几块钱的钞票,怎么就只能买这么些肉呢?
“这两天来货来得少,就给你优惠20块钱一斤吧。”“鱼老大”的,并未博得凌培霖的认可。要放在半年前,同样的价钱,凌培霖可以在同样的摊位,向着同样的摊主买上两斤了。凌培霖还是了,她精挑细选了10来条体形较小的梅子鱼,称斤后算钱,12块。又秤了一斤墨鱼,17块。
素菜方面,凌培霖还想炒个“鲜芦笋”,听中医说这东西排毒效果最好,可以常吃。接下来的市场问价,同样令钱兜里所剩下不多的凌培霖感到捉襟见肘——鲜芦笋已从原来的每斤12元涨到16元。要是买了芦笋,凌培霖今晚的“一汤”可就没着落了。
紧接着,“汤”的采购就更没悬念了。凌培霖直接买了一斤的西红柿回去,她盘算着,家里还囤着些从超市排队抢购来的鸡蛋,汤么就弄个番茄蛋汤得了。
6月16日,市西固区市民首先发现,他们钟爱的“牛大碗”小碗牛肉面由原来2.3元上涨到2.8元,大碗由原来2.5元上涨到3元,涨幅达20%。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牛肉面价格首次上涨以来,历史最短、涨幅最大的一次。
为此,市物价局做出价格干预政策,从6月26日起,市普通级牛肉面馆的大碗牛肉面不得超过2.50元,小碗与大碗的差价为0.20元。”
发改委解释说,当前除食品价格外,非食品和工业产品价格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上涨迹象,而服务产品的价格升幅也基本维持稳定。因此,一个基本的判断是,目前的物价上涨属于“结构性”上涨,尚没有出现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货膨胀。
国家发展和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调控猪肉市场。从2007年开始,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建立母猪保险和饲养补贴相结合的制度。依据参保母猪的数量,国家财政按每头每年50元的标准给予定额补贴。中央财政对部地区的保费和饲养补贴予以适当补助。
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商和供应商2007年8月28日宣布,已和中国一大型贸易公司达成协议,将向该公司出售6000万磅(约2721万公斤)不含饲料添加剂的瘦猪肉,定于年底前交货。据悉,这是至今美国向中国出口猪肉规模最大的一次。
针对此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受国际市场因素制约,中国进口猪肉数量不会很大,而且大多为中、高档宾馆饭店所消费,对国内市场影响很小。
如果能够在三农问题上拿出更为积极的措施,2008年农产品价格应该不至于像今年这样让人吃惊。像猪肉等农副产品的价格只要产量上去了,价格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在分析经济体系中很小的扰动所产生的影响时,经济学家喜欢引用爱德华.罗伦兹的一句话:“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的一场。”
2007年的中国最始料未及的大事之一就是农产品价格的飙涨,直接导致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自3月份以来涨幅连续9个月超过央行设定的3%警戒线年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在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中最重要的是食品价格,占整个CPI的34%。今年11月份仅仅粮食价格就同比上升了6.6%。在市场上从食用油到猪肉价格全面大幅度上涨。我们长期以来最放心的长达4年丰收的农业终于振动了它的翅膀。“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居民的生活成本突然上升。
首先,农民的费用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农民的教育与医疗支出多年来一直在提高。如果种粮养猪的所得不能支付最基本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费用,农民有三个选择:提高粮食价格增加收入、不种粮食去打工与收了粮食但不出售。三个选择的后果都是粮价上升,这样的价格上涨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可以压抑它,但是无法停下它。
第二,国内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低于国外的价格。其结果就是农产品可以按照高的国际市场价格出口到国外,同时国内需要的玉米、大麦和大豆等产品又不得不以国际价格进口。当我们以国内外价格的差异来为“疯狂”的房价时,我们怎能已经加入WTO的中国农产品价格向国际价位靠拢?
第三,石油产品的价格上升增加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国内的柴油不仅价格上扬而且在今年上演了一出荒腔走板的“空城计”:有钱也买不到。石油产品的价格上升终将提高农药、化肥、灌溉和机耕的费用。而且,农产品的仓储与运输费用必也因为油价的上涨而提高。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会反映在农产品价格上。
第四,房价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扬。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升造成建筑材料的价格提高。建筑材料的价格走高直接增加了农民盖房子的成本。如果农业收入连房子都盖不起,农民只能惜售或者去城市做工。因此,投机性的房价上升不仅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为农业了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升压力。
以上诸因素所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短期内我们很难拿出能够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措施。特别是由费用等成本因素推动的农产品价格上升更难遏制。但是,如果能够在三农问题上拿出更为积极的措施,2008年农产品价格应该不至于像今年这样让人吃惊。像猪肉等农副产品的价格只要产量上去了,价格是可以稳定下来的。
我们所担心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CPI的上升势必提高工业部门生产要素的价格,最终拉高整个工业体系的生产成本。成本增加会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价格上涨的预期。如果这样的预期得到强化,工商企业就会选择持续地提高商品的批发价格。一旦如此,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后我国经济生活的主要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本年度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缓国内的总需求,也能够控制持续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但是,短期内只要出口还是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央行的货币供给能否减少还在未定之数。
2007年农产品这只“蝴蝶”抖了抖翅膀,中国经济将展开性的结构调整,目标只有一个:抵抗通货膨胀。(记者 杨冬)(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责任编辑:和讯网站)
这是一场无声的海啸,没有边际,大多数人甚至不清楚是什么突然了他们...牛市将延续 农产品还有上涨空间
孙俪被包养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