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罗思:中国电影要以文化为基也要了解世界的规则
导读: 在电影艺术的严格追求上,她展示了自身的和将中国文化推介向世界的大爱:“我要讲一个有强大情感内核的简单的中国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球的。”在培养本土电影人才的命题上,她思忖片刻而坚定地表示:“学生迫切需…
在电影艺术的严格追求上,她展示了自身的和将中国文化推介向世界的大爱:“我要讲一个有强大情感内核的简单的中国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全球的。”
在培养本土电影人才的命题上,她思忖片刻而坚定地表示:“学生迫切需要走出去,在国际交流中看到世界的规则。”
聊起电影周边,她则很兴奋地描述在惊喜发现的BUS TOUR(巴士旅行)的游览线:“这条线囊括了各大电影取景地的介绍,是当地旅游文化与电影衔接的良好呈现,这是一个很棒的点子。”
轻松舒适的1小时攀谈,我们采访了刚从2018电影节回来的罗思女士,婉约、文艺、沉淀、亲和同时拥有强大的电影与,情怀和,这是对她的印象与。在梦想与能量的下,让她呈现出极好的女性气质。
人物简介:罗思,编剧、制片人、演员、大学教师、专栏作家,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电影学院编剧课程,其作为编剧的电影作品主要有《回到爱开始的地方》等,担任策划的电影《听风者》获得电影金像、金马多项提名。自2015年始,罗思开始投资并制作电影,她兼任编剧、主演,担任制片人身份的作品2017年被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电影基金会作为代表项目选送戛纳电影片人工作坊,并在国际市场公开展映。
2月15日至25日,作为中国电影人的代表入选电影节“德意志联邦国访问项目”,是罗思继去年作为全国6名跻身吴天明电影基金“制片人培育计划”进军戛纳电影节之后,再次跨步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的中国电影人。该项目是、文化部了十余年的重要项目,大邀请美国、中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斯里兰卡、科威特等几乎覆盖了全球范围的电影艺术家、制片人、导演等来到电影节,深度碰撞电影文化与,而每个国家仅有一名代表能够实力入选这支“Team”。筛选程序严格之至,最终甚至须接受副的电话面试,作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副院长的罗思,能够成功入选,审核方认为,其能够代表中国的优秀电影人前来与国际电影人共谋电影创作和国际电影合作的可能。这位川影人,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中国电影教育的无限可能性。
罗思电影节之行在与不同文化特点、电影制作以及面临各种不同困境的国际电影人进行洽谈、交流中,也找到了许多电影创作及电影教育的连接点。
期间,罗思与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的制片人洽谈了新片合拍计划及电影推广事宜,其中包括著名导演、欧洲制片人协会罗南﹒基尔(Ronan Girre),龙跃中欧制片人协会执行董事、导演克里斯提诺﹒波顿(Cristiano Bortone)等,他们均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对好的故事和中国电影市场有着足够的信心,对打开中国市场也有迫切需求。同时,罗思和国际电影人们还参观了电影博物馆、波茨坦大学等。
△罗思副院长与电影节“德意志联邦国访问项目”代表在电影博物馆前合影。其中包括电影博物馆艺术总监Rainer Rother博士,展览总监Peter Manz先生。
作为一名电影人和电影教育工作者,罗思时刻牵挂电影人才的培养问题,“我们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帮助他们领进门,了解世界的规则才能打开世界的门”,罗思谈到。罗思的之行,就世界电影基金、欧洲电影基金、电影基金对电影工作者的扶持方式进行了全面了解,对电影节的选片规则、国际市场对中国电影的期待以及电影作品在欧洲的发行等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同时也针对电影联合出品、国际市场战略等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探讨。不仅为自己创作的电影拓宽渠道,更是为学生未来作品的制作与国际推广作好铺垫。
她谈到,这几年中国电影教育系统的变化特别大,尤其是青年教师受到更多“好莱坞电影”的影响,而好莱坞语境在电影概念和商业上的,也有许多能够借鉴和融会贯通之处。“我们帮助学生了解世界的规则,但正如每个人面对困境时的解决方法不同,每位电影人对电影艺术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从学科上讲,要打开更多的门,需要长期的钻研和揣摩,需要了解的电影和文化,最终沉淀出自己的表达方式。”罗思说道。
学院作为应用型影视艺术大学,一向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罗思副院长此行收获不小,探寻到众多的可能性。在谈及影视艺术教育如何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实现突破性的人才培养方略时,她表示,国际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意义在于打破文化边界和壁垒,实现文化融合,做电影不要局限于坐井观天,这常的。我们希望更多的师生在国际交流中学有所获,“走出去,引进来”,让学生的作品更多地走到国际上去参与交流。而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事,学院不仅每学期邀请众多国际知名电影人到校开展,也与美国、英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建立了中外联合培养留学项目及短期交流实践项目。
罗思表示,之行不仅在国际合拍等方面有了不小进展,还让我们有新的思考,我们希望探索并向学生提供例如电影节、戛纳电影节等行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每个国家制作电影的不同概念及工作方式,甚至包括面临的不同困境,进一步打开他们的视野,深入其中去实践,才能真正达到国际交流的良好效果。
“中国电影正处于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电影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而文化必须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罗思谈到。
她是一位真正专注于做电影的文化人,在侃侃而谈关于中国电影现状的思考时,罗思透析出期望将中国文化推介向世界的感:“国际上对中国还存在认知的壁垒,对中国的认识来源于电影、艺术、媒介,我们在电影中应当做到正确表达对国家的认知,将中国的文化性向世界作展现,国与国之间需要更密切的沟通与衔接,这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国家的电影事业都有它快速发展的相同或不同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出了许多精致的电影人,是因为他们有非常严格的电影教学体系,核心是他们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作了一些世界性的扩散。而他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细致观察,在我们电影学院同样能被看到。我们要走出去,也要让别人走进来,方能达到真正的学习和借鉴。”罗思在谈及国际上优秀经验的借鉴时,观点前卫而扎实,引人思索。
每每谈及关于电影创作的问题,罗思有她独到的见解,她会兴致高昂地讲述着对电影艺术的一些和。“每一个电影人对电影的艺术追求都不同,对于我来说,我做文艺片一定要尊重我的导演和主创核心人员的艺术追求,而不是一味追逐市场需要,忽略了电影的文化属性。
“电影对文化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我认为就是成功的”,罗思饱含地表达了对电影艺术的观点和情怀,“你的决定了你面临哪部分观众,将和哪些拍档合作”,罗思的和创作是要讲好一个简单的但有强大情感内核的故事,调动最好的团队建立一个能让观众感受人物丰富、鲜活形象的试听世界,在电影中得到情感的抚慰和爱。
罗思近年来一直持续探索追求国际合拍,电影节之行也再次洽谈了重要的国际合拍事宜,她认为国际合拍是一个潮流趋势,也是许多国家迫切的需求,同时能够大力推动电影事业的发展。
在谈及如何打通国际脉络时,罗思讲到,国际合拍首先是启用两国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实际上,中国票房空间很大,所有国家都想打入中国市场,但国外对中国电影的了解还不够。她继续说到:“在这里,如果我们引入一个世界命题的内容,事情将变得简单。在我看来,电影的创作核心是人物,我的是在电影中刻画爱,有了共通的国际试听语言,人物的恐惧、幸福、悲伤与快乐能够被全世界观众感受到,那种带入式的情感打动,它把你置身到主角的状态,让观众产生剧烈的情感互动,这是世界的语言,这也是我做电影的目标。”罗思对电影的专注在字里行间清晰,嵌入她的个人风格,融合成一缕令人感到舒适清透的体验。
罗思副院长电影节之行让人看到了川影一直“高度重视实践型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的和实际做法,看到了川影人对电影事业的热爱与追求,看到了教育者对人才培养的深刻思考,也看到了中国电影人对推动文化迈向国际舞台的强大责任感。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