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的双城故事:日常生活已被手机和网络绑定
导读: 安克,籍,2006年9月起任汉堡驻上海联络处首席代表,至今在上海生活了11年。为中德特别是上海与汉堡友好城市交流做出许多贡献,近日荣获2017年度“白玉兰纪念”。【新民晚报·新民网】“以前上海人到汉堡去考察,现在…
安克,籍,2006年9月起任汉堡驻上海联络处首席代表,至今在上海生活了11年。为中德特别是上海与汉堡友好城市交流做出许多贡献,近日荣获2017年度“白玉兰纪念”。
【新民晚报·新民网】“以前上海人到汉堡去考察,现在上海更值得汉堡学习!”汉堡驻上海联络处首席代表安克由衷地赞叹。他第一次来上海是上世纪90年代,任现职后,在上海居住已逾10年,成了一个的“新上海人”。在为上海和汉堡两座友好城市牵线搭桥的过程中,他亲身体会到上海的飞速发展,在“居上海”的11年里,感受到上海管理水平日益提升。
“从学生时代起,我就对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在台北求学,并留下工作。”安克说。他记得,刚在台北工作时,曾到上海出差,那时的心理落差还是挺大的,感觉上海在购物、交通等方面比台北还有些差距。然而,时隔不多年,已经大相径庭。
“大到城市规划,小到去餐厅吃饭,或去商场购物,上海的变化令人欣喜,它成了一个的国际大都市。”安克说,早些年想吃菜或找一家比较正的西式酒吧,选择非常有限,而现在国际著名连锁餐厅都不胜枚举。
这10年来,上海的生活便利程度也大大提高,安克感受至深的是公共交通。“10年间,上海的人口增加近1000万,市民的生活质量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安克说,上海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但道交通并没有因此变得特别拥堵,相比亚洲其他国际大都市要好得多。可见在道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
安克最喜欢的出行方式是地铁,上海轨道交通和公交线网迅速扩大,让他叹为观止。他观察到,10年来,公共交通的管理也大为改善。他笑着“痛苦”地回想起初到上海工作时,在人民广场乘地铁1号线号线。“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要绕来绕去,让人一公里。”现在,枢纽站的换乘都设计得十分合理,让人几乎无可挑剔。
当然,现在街头遍布共享单车,更让安克如鱼得水。人本来就爱骑自行车,汉堡更是骑行者的天堂,城市里大多数道都设有自行车道。
用手机“刷”一辆共享单车,到便利店“刷”支付宝买单,在上海的日常生活已经“绑”在了手机和网络上,“这在很难想象。”安克略带苦笑地说,他几乎难以适应网络化生活带来的快节奏。
上海与汉堡结为友好城市已经31年,担任汉堡驻上海首席代表以来,安克努力为两市在、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环保、医疗、港口、交通、公共安全、财政、法律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牵线搭桥,开展了许多项目,例如两市6所中学间的中学生交流项目、YTT青年人才交流项目、2010年世博会汉堡案例馆以及同年中国大学生体协与汉堡市政合作的体育交流项目、2016年上海与汉堡市民到友城跑马拉松等公益活动。
“11年前,上海到汉堡考察学习比较多,特别是港口的管理、建设与发展,码头自动化等。现在更多的是互相学习,前一段时间汉堡的人就来上海学习了新能源利用,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如怎样投资、推广和建设等。汉堡也到上海考察过公交系统的建设,在这方面上海向汉堡学的是公共设施长期管理,毕竟汉堡的地铁已经有100多年历史,汉堡向上海学的是如何用新技术管理大客流等。”
安克说,10年来,中国和之间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中国特别是上海的投资与日俱增,在上海的企业也远远多于10年前。
“但是,人并没有成正比地增加。”安克观察并思考过个中原因。“上海市民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掌握一门或两门外语的年轻人非常多,在上海招聘受过良好教育、会德语甚至在留过学的员工非常容易。人精打细算,派人来中国工作,既不合算又不方便,当然还是招本地员工好。”安克说,在上海的德企,尤其是中小企业,除总经理之外,基本上用的都是中国人。
安克说,近年中德在文化交流方面也有新的突破。以前中国在海外宣传国家形象,传统文化占了很大比例,如书法、茶艺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外国人已经十分了解,现在人们看到中国强大了,更想知道中国年轻一代的文化是怎样的,他们在想什么,喜欢什么。”安克说,近年,两座城市之间年轻人的互动非常多,不仅有交流活动,上海的文化机构带非常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去汉堡展演,民间也有很多年轻团体或个人,比如DJ,自发或受邀去演出,展示最时尚的中国文化、海派文化。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上海,求学、工作,爱上上海,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汉堡去,这两个本来气质就十分相似的城市,在不断的交流中,了解日深,合作日甚,这也是担任这个职位的安克最乐于见到的。(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姜燕)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就是退一步讲,找腾讯代理NS也不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任天堂入华后的最大阻碍可能就是腾讯。[详细]
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将会在4亿元左右,引进方福建恒业以50万美元的代价引进国内,如此高的票房下必[详细]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