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演绎绿色生活方式 文念打造宜居济源
导读: 65岁的董素英有着自己的看法。每天早上5点多,她都要到惠春园和拳友们打太极。她在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树木参天的中,通过一招一式舒展了身心。“我的气儿从这片绿色中苏醒。我想,应该是绿色生活最美好吧。”董素英…
65岁的董素英有着自己的看法。每天早上5点多,她都要到惠春园和拳友们打太极。她在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树木参天的中,通过一招一式舒展了身心。“我的气儿从这片绿色中苏醒。我想,应该是绿色生活最美好吧。”董素英的笑容中透露着满足。
董素英的话语中透露出人人向往的一种生活——绿色生活。绿色生活不仅是生活好,还是一种科学、低碳、环保、循环的健康生活。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个地点,发现市民绿色生活的步伐正在加快,吃穿行等方面处处透露出一抹抹“绿色”。
“我以前喜欢‘血拼’,总觉得出去逛街买一些东西才有成就感。衣服买回来之后,穿不完成了令人头疼的麻烦事。”丹意识到这属于“变相浪费”后,下决心改变购物习惯,把钱花到该花之处。她按照不同场合需要,置办几套有品质的工作正装、舒适的休闲装、耐穿的运动装和鞋包配饰。相较于以前,衣物使用率高了,她也省下了不少钱。
除了少买衣服、低碳着装外,市民还通过购买环保款式、不穿皮制品、选择环保方式洗涤、用手洗代替机洗、到裁缝店将旧衣翻新、将旧衣物捐助或转赠给其他有需要的人等方式践行环保。
“先生,您一行四人适合点四五个菜。另外,我们这里还有小碟菜可供选择。”日前,在文化上一家餐馆,市民刘建设和朋友点菜时,一旁的服务员温馨提示。
“适量点餐,剩余打包,杜绝浪费。”该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餐馆有明确的服务标准,推出有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菜单,另外还加强家常菜、绿色菜品、中低档菜品的研发。
记者采访多家餐馆后发现,大部分餐馆设置有杜绝浪费、餐后打包、光盘行动等牌。“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就打包,不剩菜、不剩饭”的绿色消费在消费者心目中渐成共识。
绿色健康饮食的生活已深入。采访中,一些市民在饮食方面绿色环保的,不使用一次性用品;还有些市民减少粮食浪费,尽可能用绿色蔬菜取代肉食,将绿色环保落实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
家住豫光小区的王小容每天都会把家庭产生的垃圾进行干湿分类。“干湿分离既方便储存垃圾,又有利于垃圾变废为宝。只要养成习惯了,就不觉得麻烦了。”王小容笑着说,小区内有不少家庭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喜洋洋小区内放置了不少垃圾分类收集箱,在显眼处标注了分类方式,为循环利用废旧物品、营造绿色“站岗”。居民们纷纷为这一民生工程点赞,并积极践行这一绿色。
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一次性日用品、采用环保装修材料、去超市时自备环保购物袋、将快递袋当成垃圾袋重复使用、把饮料瓶装点成花瓶……这是很多市民日常生活的细节。态度的转变、好习惯的养成,为生活多添一份绿色。
每天上下班,市民秦璐都会选择走。“走是一项简单、易行和安全的运动。”秦璐说,通过走,她更健康了,不仅了工作压力,而且践行了低碳、绿色的出行。
由于门槛低,走颇受市民青睐。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主动、持久地加入到走中,逐步养成从“短程走”向“远距离走”的好习惯。
绿色出行,环保你我。如今,人人践行“少开一天车”。有的人徒步,有的人坐公交车,有的人骑自行车,有的人开新能源电动轿车,在社会上营造出绿色出行的浓厚氛围。
无论是光盘行动、旧物利用,还是垃圾分类,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将勤俭节约、低碳环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贯穿于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如今,绿色成为市民的生活底色。绿色生活已成为市民的生活态度,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记者 马欢)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