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广角:在农场的日子
导读: 马谡败给在农场的日子,是多彩的、充满着果实甜蜜和欢乐笑声的日子,它扮靓了我童年的梦。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河南油田正处在会战初期。为了解决职工带家的问题,油田建设了很多个农场。我家也从农村搬到了油田周边…
马谡败给
在农场的日子,是多彩的、充满着果实甜蜜和欢乐笑声的日子,它扮靓了我童年的梦。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河南油田正处在会战初期。为了解决职工带家的问题,油田建设了很多个农场。我家也从农村搬到了油田周边的农场居住。
农场像一个堡垒,里面除了建有五六座家属楼,还有幼儿园、公共浴池、打谷场等。农场四周有高大的围墙,南北有两个大门。出了农场大门,四周便是一望无际的农田。
在农场里,男人每天早出晚归到油田上班。有一辆大轿车往返于矿区和农场之间,来回接送职工。妇女则在农场劳动。
我那时刚上初中,农场里没有中学,我便和小伙伴一起,每天到总部中学去上学。记忆中早晨天不亮就要起床,乘坐一辆大解放车去上学。解放车很高,车后面装有扶梯,我们扶着扶梯爬到车上。车是敞篷的,只有冬天才在车顶盖一层帆布,抵御寒风。车上没有座位,为了能够抓牢,我们一上车就去抢四周的,这样不但可以一手扶着车帮,还可以举目远眺,欣赏远处的风景。虽然车不太好,可是车上快乐无限。我们都喜欢迎着风,让风吹动我们的头发。人多时,大家互相挽着胳膊,像电影《红岩》里江姐一行要去英勇就义时互相挽着那样。我们还一起在车上唱歌,快乐的歌声一飘荡。有时候,我们也在车上讲故事,一个人讲,全车人静悄悄地听。我就是那时候被誉为“故事大王”的。我们最爱讲、最爱听的故事多是王子、公主、巫婆之类的,那些故事大多源于格林童话。有时候故事讲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于是就现场创作故事,依然是王子和公主,换一片森林,换一个后妈,大家听得津津有味,谁也不去,因为故事原本就是虚构的。
农场一角有一个鱼塘,里面养着漂亮的红鲤,那是我们的又一方乐土。塘水很清,可见红鲤在水下自在地游动。白天忙着上学,顾不上看红鲤。吃晚饭时,我们习惯从自己嘴里省下一块馒头。吃完饭后,放下碗,就直奔鱼塘。这时候,小伙伴也都小跑着来到鱼塘边,轮流把馒头投向水里。鱼儿快速地从四面八方游过来,争抢馒头。往往是这边的馒头刚吃完,那边紧接着又有馒头落下,鱼儿赶趟儿似的从这片水域奔向那一片水域,此起彼伏。水沙沙地响,鱼儿的身体跃出水面,红红的闪着金色的光,可爱极了。
农场里没有儿童乐园,没有室外娱乐设施,打谷的晒场成了孩子的游戏场。我们喂完小鱼,来到晒场。晒场边的探照灯不太亮,橘的暖暖的光与月光争辉,我们的影子被拉得明明暗暗,有长有短。大家踢毽子、跳绳、跳橡皮筋、翻跟斗、倒立……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是团体性质的:丢手绢、找朋友、老鹰捉小鸡以及捉迷藏、枪战等。在晒场里玩,我们学会了用大嗓门说话,声音小是根本听不到的。远处听来,就像炸开了锅的鸟窝,叽叽喳喳一片。大家游戏起来永远没有尽兴的时候,玩完这个玩那个,玩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双腿酸软,玩得坐在地上看别人玩,直到大人站在场边,扯圆了嗓子叫。然后就有听到的小伙伴来报信。于是大家赶紧收兵,乖乖地跟了父母,结束当天的游戏。
每年夏季和秋季庄稼收获的季节,晒场里堆满了刚刚收获的麦子、玉米或大豆。白天,金灿灿的麦子晒在阳光下。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打着赤脚,用木锨来来回回地翻麦子,把麦子一排排地推成垄。赤脚踩在麦子上,热热的、痒痒的,那种感觉妙极了。困了,躺在树荫底下的麦堆上,眯着眼,看阳光透过树叶跳动的样子,不知不觉中睡着了,还做了一个香香甜甜的梦。
现在,油田早已没有了农场,农场的住户都已搬到油田中心区居住了。晒场上坑坑洼洼,地面裂开了一条条缝儿,仿佛在诉说那消逝的往事。记忆深处隐约传来儿时欢乐的笑声,银铃儿一般,越来越近……(田宏远)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