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特殊“学校
导读: 6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市第一强制隔离所,揭秘这所高墙内的特殊“学校”。走进所大门,白墙灰瓦,操场、教室、心理疏导室一应俱全,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学生”。红火的秧歌扭起来,嘹亮的“信…
6月22日上午,记者走进市第一强制隔离所,揭秘这所高墙内的特殊“学校”。走进所大门,白墙灰瓦,操场、教室、心理疏导室一应俱全,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里有一群特殊的“学生”。
红火的秧歌扭起来,嘹亮的“信天游”唱起来。腰鼓队、乐器班、合唱队,一场精彩的演出正在上演。如果不是随处可见的身影,如果不是声泪俱下的,很难将这里和所联系起来。舞蹈队领舞者,高挑的身材,轻盈的身姿,年轻的脸上挂着细细的汗珠。她只有26岁,还没有成家,却已经是“二进宫”。
“和朋友玩的时候。”说话时,朱某微微低头,高中一年级就辍学的她看起来彬彬有礼。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出于好奇的一次尝试,竟然会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花家里的钱不是最的,最的是因为毒品,我曾经过,比如割腕。”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左手,那些微微凸起的伤痕已经淡化。
“见人善,则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朗朗的读书声传来,正在齐声《规》。赵某,身着短袖,臂上的刺青分外扎眼,他本在社会上闯荡,却遇人不淑,被吸毒者拉下水。作为一名孩子的父亲,本该是家中的顶梁柱,却失去,在高墙内接受特殊教育。
“我的妻子叫小梅,每周三她都会到所来我,上次她过来还说孩子期中考试成绩又有进步了,让我一定早点把戒了”赵某低着头,脸上的神色满是。
一位65岁的老人弯腰书法,“心善为贵”四个大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本来也有些书法基础,老年大学书法班的老师每周到所里授课,能学到点东西,日子过得挺充实。”
今年3月以来,市第一强制隔离所积极探索人员社会化教育培训的新子,与多家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开设了烹饪、书法绘画、手工艺品、摄影与后期处理、美容美发、家电维修等10个技能培训班,通过外聘兼职教师、技工来所授课、培训的形式,对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每天上午8点30分至11点,下午2点30分到5点,们学习相关技能。
每个人员的铺位上,被子都叠成豆腐块儿。环视整个戒室,被子、脸盆、水杯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一间宿舍的整洁程度相同,每一间宿舍的陈设却都不同。清爽的淡蓝色、生机勃勃的绿色、温柔的粉色墙面,这是所让经过商讨后挑选粉刷的颜色。每间宿舍的墙上都有一块“思想园地”,内容不尽相同,书法、绘画、手工、十字绣,还有写给家人的信。
韦召美说:“让设计,任意发挥,希望他们在期间,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一间女宿舍内,在过去不久的父亲节后,红色心形的小纸条写着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思念,鲜艳的小纸条拼成一个大大的心形,写着“父爱如山,祝爸爸节日快乐!”
“尊重他们,他们,他们自强自立,帮助他们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拾起回归社会的信心,这是我们一直努力,一直在做的事情。”市第一强制隔离所所长说。
近两年来,榆林市机关组织开展了“秦盾严打”“秦风扫毒”等专项行动,对浮在社会面上的吸毒人员展开了“大收戒”行动,所对办案单位送戒的符合入所要求的吸毒人员进行了收治。2015年至今,共收治人员3409人,日均关押量一度时期达1200人左右,极大地增加了日常管理的难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收戒工作,该所进行了内部:规范了强制隔离所内部功能区设置,将收戒大厅从区移到了行政区,实现了人员收戒与管理教育的分离。投资70余万元,建成了人员视频会见管理系统和同时容纳18人的视频会见室,将原有的每次5分钟的面对面会见改为10分钟的视频会见,将原来每半个月一次的会见改为每周一次。
推荐:
来源:
免责声明:凡本网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引起的纠纷,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将在24小时内作更正、删除等相关处理。